【两会盘点】这些代表委员发出养老“最强音”
写在前面:微信版本又更新,看着自己付出非常多辛苦的劳动成果被淹没在杂乱的消息列表中,小编们表示好心碎。在这里真诚的邀请各位加上星标或置顶,具体操作很简单,只要三步:①点击本文左上角“常青藤会客室”——②右上角“. . .”——③选择置顶(安卓)或星标(苹果)。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信任和支持。
只要你在文章底部留言
邀请朋友给留言点赞
只要您有9个❤
即可获得奖品
注意是给您的留言点赞
不是给文章点赞哦!
送完即止
2020年全国两会在京胜利召开,亿万老年人期待、社会各界关注的养老问题,依然是本次两会热议的话题。
5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说:“今天上午,代表通道上一位来自湖北的全国人大代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话,让我印象深刻。
这位代表对记者说,湖北救治的80岁以上的新冠肺炎患者有3000多人,其中一位87岁的老人,身边10来个医护人员精心呵护几十天,终于挽救了老人的生命。
什么叫人民至上?
这么多人围着一个病人转,这真正体现了不惜一切代价。” 在40多年来“篇幅最短”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仍7次提及“养老”,饱含深情的民生关怀。两会代表委员、各民主党派履职尽责,察民情、汇民声、聚民智,围绕养老问题的痛点、难点、薄弱环节和发展需求,建真言、谋良策,展开了一场推动养老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益讨论。
通过梳理媒体报道发现,社区养老、长期护理保险是今年两会养老话题最受瞩目的内容,“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业”已成广泛共识,而高龄、失能失智老年人的照护需求日益高涨,能够缓解压力的长期护理保险由此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另外,健康养老、医养结合也受到较高的关注,这与健康中国战略以及老年人最渴求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居家养老、农村养老、养老服务、养老人才、智慧养老也频繁出现在提案议案中,补齐农村养老短板、壮大养老人才力量、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创新发展新业态等问题已提上议事日程。
推动社区养老服务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丁明
以社会筹资为主发展社区养老事业。国家要推行更强有力的政策,推动在每个社区、每个村建设1家普惠性养老院,同时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引导社会资源提供质优价廉的居家养老改造服务。在资金来源上,应建立以社会筹资为主,政府财政支持为辅的多渠道资金发展体制,发展社区养老事业。
全国人大代表姜明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应明确养老设施配置标准。建议以住建部为主导,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方案中明确社区养老设施配置标准。由国家卫健委明确“社区养老陪护中心”“社区养老医疗护理站”的卫生准入、医保定点等原则和方案。明确社会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改造、运营获利的政策支持,推动社会资源参与社区养老事业。失能母亲康复试点先行,选择现有条件的省市进行社区养老,陪护失能、部分失能老人的试点。
全国政协委员乔晓玲
便利店助力社区养老大有可为。便利店贴近社区、分布广的特点便于服务老年群体,当前很多便利店提供的中餐餐食也符合老年人群的用餐需要。在助力社区养老方面,便利店有很多潜力可以挖掘。
深入推进医养结合,提升健康养老服务供给
全国人大代表刘贵芳
创新完善家庭病床制度。建议国家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把家庭病床和慢性病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可改变因报销而去住院这种现象。这样,每年不仅能够大大节约国家的医保资金,还能缓解上级医院的就诊压力,更好实行分级诊疗,让医保惠民政策下沉基层,减轻老年人的就医负担。
全国人大代表胡冶
应鼓励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既能增强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功能,又能弥补其业务清淡的状况。鼓励社区(乡镇)卫生院成立老年科,为常年需要治疗的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以医为主”的服务;放宽基层医护人员的执业地点,鼓励他们到养老机构执业或兼职,为一般患病老人提供“医养结合、以养为主”的服务;医保部门为医养结合提供规章和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何伟
将失能失智失独老人医养结合服务纳入医保。将设施完备、功能完整的医养结合机构优先纳入医保定点范围,重点将失智、失独、失能老人医养结合服务项目和诊疗费用逐步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有计划地增加失智、失独、失能人员纳入基本医保支付范围的医疗康复项目。
加强顶层设计,推广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全国人大代表张琳
从四个方面解决长期护理保险筹资问题。将民政部下发的养老服务补贴和津贴进行归集,允许为老人购买长期护理保险;对于购买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单位和个人提供财税优惠;对于能够承担基本医疗保险缴费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在基本医疗保险中建立长期护理保险账户;建立统一的护理标准体系和开源数据库。
全国人大代表周燕芳
加快长护险制度立法。建立一套内容完整、结构合理、要素齐全、衔接配套、和谐统一的长期护理保险法规体系,将筹资方式、运作模式以及相关的标准建立等制度化,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依据。
全国政协委员孙洁
建立行业共享的长期护理数据库。商业长期护理险的发展,依赖于长期经验数据的积累、模型验证和产品的迭代,成功的商业模式短期内很难建立。建议政府牵头,组织保险行业协同建立长期护理数据库及共享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于鲁明
按统筹城乡原则扩大长护险试点。在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中同步推进长护险试点,在资金来源、待遇保障等具体标准上体现出城乡、区域发展差异,促进长护险制度稳步可持续发展。
加速推进互联网+养老应用
全国人大代表马晓红
将养老与“互联网+”相结合,已经成为完善养老服务的重要方式。应发挥政府养老服务的主导作用,将互联网作为推进养老工作的必备条件,把为老人开通互联网定位成一项公共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印顺
构建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以公益化为基础、市场化为辅助的智慧养老模式;加快建设统一的服务平台,畅通社区居家智慧养老产业链;完善智慧养老的法律法规,规范智慧养老建设;强化智能养老教育,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丁磊
推动数字化养老。搭建以需求为导向的数字化养老信息服务统一平台,借助大数据提供个性化“智慧养老”服务;发起“全民数字助老扶持计划”。
提升护理员职业吸引力
全国人大代表王馨
打造高质量的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体系,需加快培养职业化养老护理人员。一方面,支持职业院校开设养老护理专业;另一方面,鼓励有资质、有条件的社会力量开办专门养老护理培训机构。
全国人大代表杨震生
增强养老护理员的职业吸引力。将养老护理人员纳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补贴政策范围,增强养老护理员的职业吸引力。推动制定养老护理人员职业技能水平评价政策,提高从业人员工资水平、社会保障和社会地位等,建立合理的薪酬待遇上升机制以及职务晋升机制,为从业人员扩展职业规划空间。
全国人大代表卢馨
将养老服务员作为独立职业工种。明确养老服务人员职业资质、职业培训要求,还应对未来养老护理员培养方向有所规划。可借鉴国外的激励措施,强化护理需求者亲属、邻居、志愿者等人员的护理培训及护理知识的普及与宣传,鼓励家属、亲人和邻居等非正式的护理者照顾,并给予一定的奖励津贴,以解决护理员暂时短缺的问题。
补齐短板弱项,消除农村养老痛点
全国人大代表李久存
让农村老年人生活有保障、有乐趣。农村养老有三个突出的问题:老人没有经济收入;子女对老人的照顾力不从心;空巢老人增多,情感缺少依托。山东省淄博市双杨镇赵瓦村为老人发放老年补助金,为55岁以上的村民发放米、面、鸡蛋等生活物资,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倡导实行居家养老,培养专业的志愿者队伍,引导志愿服务向养老服务过渡。进一步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修缮老年公寓、建设多处公园、活动广场,尽最大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居、老有所乐。
全国人大代表吴云波
进一步提高农牧区老年人养老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农村牧区老年人基本养老保险水平;扩大农村牧区养老服务设施的有效供给;强化农村牧区养老服务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张志勇
乡村医疗机构应把老年人作为重点服务对象。把对农村孤寡老人的医疗保健列入乡卫生院和村卫生所的首要任务之一,专人专责予以落实。加大对乡村医务人员的老年病业务培训,逐步加大农村老年病科医生比例。利用网络科技,建立农村医疗远程支持体系。
扎实推进老年教育发展,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
全国人大代表冯玉萍
加大“文化养老”投入,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构建文化养老运营服务机制,强化人才支撑、资金保障,帮助老年人扩展生活空间和社会活动空间。加大对从事老年人文化公益事业公益机构的资金支持、政策扶植和倾斜,在街道或社区的文化站点建设上下功夫,并因地制宜地利用学校、文化场馆等空间资源,建立起区(县)、乡镇街道、社区村屯等三级公共文化服务场所,以保障“文化养老”的实现。
全国政协委员倪闽景
建议多元主体开办老年大学。加强顶层设计,出台社会力量举办老年大学的指导标准和管理办法,出台激励措施,探索多元主体举办老年大学的新途径。鼓励各类互联网(媒体)平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举办或参与举办网上老年大学,开放线上资源,构建疫情常态化管理背景下的信息化学习的新生态。
丰富老年关爱帮扶举措,营造敬老社会环境
全国人大代表崔荣华
设立子女护理假,保障老年人权利。绝大多数企业并未将独生子女护理假列入职工法定假期。建议从国家层面立法明确赡养人探亲休假的具体权利内容,设立子女护理假,保障失能和患病住院老年人的权利。
全国政协委员许洪玲
让临终关怀成为老人“触手可及”的服务。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独居老人、空巢老人、高龄老人和失能老人数量不断增加,谁来陪伴他们走完人生最后里程,临终关怀服务显得格外重要。
全国政协委员曹阿民
推进投靠子女的城市非户籍常住老年人的养老服务政策创新。进一步加快为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将为老服务与照护新供给纳入乡村振兴规划中。
全国人大代表贾樟柯
让老年人乐享数字化新生活。扶助老年人享受数字化生活,基层社区要发挥起组织老年人进行培训、兴趣培养等功能,开办老年人网上课堂、网上兴趣群组、志愿者网上服务,以适合老年人特殊生活、心理状态的便利方式,带动他们融入数字生活。
全国政协委员刘红宇
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不应将老人排斥在外。在城镇地区充分发挥老年大学的作用,在农村地区定期组织巡回讲座,为老年人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手机使用培训;鼓励志愿者为不会使用互联网的老年人提供必要的协助;鼓励互联网企业开发操作简单、适应老人操作习惯的移动互联网产品等。
全国政协委员刘三阳
建立“基层智能助老”体制机制。由民政部出台“保留传统服务模式”的指导意见,引导社区参与网格化智能助老,引入专业培训人员,组织老年人学习使用智能产品。加强老年人网络安全教育,提高智能时代老年人的安全意识与反诈骗能力。
加强防疫科普宣传,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
全国政协委员王丽萍
加强对城乡老年人群科普防疫知识宣传。通过深入街镇社区,组织公益性专业知识培训、讲座等,对社区老年人群开展小切口、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科普宣传,引导老年人群加强个人卫生习惯知识的普及和培养,从生活细节入手,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全国政协委员冯丹龙
加强我国老龄人口疫苗接种。建立老年人疫苗接种规范机制,为老年人免费提供重点疾病预防性疫苗接种,并将疫苗接种与老年人健康管理相结合。此外,加快老年人专属疫苗的审批审评,加速相关疫苗的研发上市。
全国人大代表安康
逐步实行老年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要加强人用疫苗科研、生产平台的建设,尤其是新发传染病防御能力方面。同时,扩大计划免疫范围,让更多老年人和成年人参与疫苗接种,挖深国民“免疫”护城河。
台盟中央:尽早建立统一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体系,完善护理保险公共服务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和资源保障,推进护理服务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和分类护理服务形式。
推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健康发展
民建中央:发挥家庭养老的基础作用,出台家庭养老支持政策,以教育引导和法律强制要求相结合的方式双向发力,完善老年人维权机制;顺应根土文化,关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加大政府对社区养老支持力度。
民革中央:建议整合政府、企业、公益组织力量,建立社区养老机构,充分发挥优势,做好医养结合,发展“网-家”模式,创新养老服务,构建符合标准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中心,优化老年人的养老服务体验,还可为老人提供“一键呼通器”设备。培养专业人才,提供核心保障,建议国家实施引导性政策,包括学费减免、对口招生、校企合作、1+X证书制度等,做好养老职业规范化培训,满足养老行业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同时,给予优秀的管理人才充分的职业发展空间和待遇保障。
完善社区家庭病床制度
农工党中央:完善家庭病床制度,建议尽快出台《我国基层医疗机构家庭病床服务的指导意见》的法规性文件,将我国参保人家庭病床医疗费用纳入基本医保报销范围,推进医养结合服务与社区居家紧密融合;完善配套政策,推进“家庭病床”服务快速发展,将家庭病床纳入执业医师“执业地点”,培养专业性较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家庭病床服务团队等;将社会与市场力量引入居家医疗服务领域。
促进适老涉老商业保险发展
农工党中央:商业养老保险在养老保障体系中的作用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建议老年人意外伤害险实行补贴结构制度化,引入“相互保险”因素;养老机构综合责任险坚持自愿投保原则,落实好补贴政策;税延型养老险要多管齐下,综合施策;长期护理保险尽快扩大试点,探索建立规范的制度框架和运行机制。
您的分享 价值连城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公众号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
公众号合作,交流,咨询 请联系以下电话微信同号 | 加不进的朋友可以微信: lexstone 记得复制暗号: 常青藤会客室 |